文章阐述了关于环氧树脂中加丁腈橡胶,以及环氧丁腈粘结剂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为了制备端羟基丁腈橡胶改性环氧胶粘剂,首先进行ITBN的合成。在反应器中加入特定量的HTBN,加热至100°C并保持在667Pa的真空状态约30分钟,以去除其中的微量水分。随后,温度降至约50°C,加入等摩尔的2,4-TDI,反应20分钟后,在约40分钟内将温度升至85°C。
2、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作为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增韧剂,其应用领域广泛。在参考用量为15~35份时,将CTBN与环氧树脂在70℃下进行预酯化反应3小时,再配置胶黏剂。固化后,室温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CTBN的极性导致改性后吸水性增大,但出乎意料的是,吸水反而使体系结构变得更加紧密。
3、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呈现琥珀色透明黏稠液体状,其在25℃时的密度范围为0.948~0.955克/立方厘米。根据丙烯腈含量的不同,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分为中腈聚合物和高腈聚合物。中腈聚合物的丙烯腈含量在13%~17%之间,其平均分子量为2500~4500。黏度在40℃时不超过30Pa·s,羧基当量为当量/100g胶。
4、增韧EP的制备方法包括本体复合法、溶液复合法、机械复合法。本体复合法通过机械剪切混合,实现分散并辅以加热;机械复合法通过研磨机进行机械混炼,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溶液复合法在EP体系中加入溶液,利于增韧剂均匀分散,适合制备膜材料。
5、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质量指标,根据不同型号的性能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指标。首先,丙烯腈结合量的质量分数,它关系到橡胶的抗油性与耐热性。Ⅰ型(Y3-80)为8~12%,Ⅱ型(YJ-81)为13~17%,Ⅲ型(YJ-82)为18~22%,Ⅳ型为5~5%。丙烯腈含量越高,橡胶的抗油性和耐热性越强。
1、改性环氧树脂是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改变环氧树脂原有性质的一种材料。通过改性,可以得到更广泛适用性的环氧树脂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改性方法多样,包括物理共混改性、化学接枝改性等。改性后的环氧树脂通常具有更好的耐候性、更高的机械强度或更好的加工性能等特点。
2、改善物理性能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材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中,环氧树脂的刚性、脆性、低温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进行改性以提升其适应范围。通过改性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降低脆性、增强耐温性能等,使其适应更多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3、硅氧烷、丙烯酸酯、含氟弹性体增韧EP。目前正受到人们重视。环氧树脂改性的重点是:提高耐热性、耐燃性、延长使用期和贮存期、树脂单组分化、低粘度、低温固化性等。
4、环氧树脂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改性方式,实现了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优异的性能,如耐腐蚀性、高硬度、良好绝缘性等,使得它在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电子电气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改性环氧树脂的分类目前尚未统一,一般按照强度、耐热等级以及特性分类,改性环氧树脂的主要品种有16种,包括通用胶、结构胶、耐高温胶、耐低温胶、水中及潮湿面用胶、导电胶、光学胶、点焊胶、改性环氧树脂胶膜、发泡胶、应变胶、软质材料粘接胶、密封胶、特种胶、潜伏性固化胶、土木建筑胶16种。
6、用酮酐树脂(TOA)增韧,可改善工艺性能,效果好。其他还有:聚癸二酸酐(PSPA),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HDA)等增韧效果良好。另外以环氧树脂为主体制备互贯网络聚合物(IPN) ,也能使EP树脂的增韧技术有新的发展。
在丁腈密封胶中常用的对叔丁酚甲醛树脂(2402酚醛)是一种油溶性酚醛,溶于苯类、乙酸乙酯、环己烷、汽油和植物油,有良好的耐热、耐老化性,它与丁腈橡胶互溶性好,可以任意比例混合。它虽然自身不能硫化丁腈橡胶,但在硫化剂、促进剂存在时可以与丁腈橡胶有硫化作用。
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作为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增韧剂,其应用领域广泛。在参考用量为15~35份时,将CTBN与环氧树脂在70℃下进行预酯化反应3小时,再配置胶黏剂。固化后,室温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CTBN的极性导致改性后吸水性增大,但出乎意料的是,吸水反而使体系结构变得更加紧密。
恒温反应5小时后,就能得到所需的端-Nco基液体丁腈橡胶,即ITBN。接着,***用与合成ITBN类似的工艺,将所需量的环氧树脂E-51加入ITBN中,经过反应后,就可以得到端羟基丁腈与环氧树脂的共聚物,即ETBN。最后一步是配胶,将制备好的ETBN与固化剂充分混合,确保均匀无泡后,就可以进行施胶操作了。
环氧树脂常选用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二氧化双环戊烯基醚树脂、氨基四官能团环氧树脂,如Epon828环氧树脂、E-51环氧树脂、W-95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F-76环氧树脂等。(2)丁腈橡胶常选用丁腈混炼胶-40、液体丁腈-40、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液体端硫醇基丁腈橡胶等。
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在胶黏剂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增强韧度方面表现出色。其最佳使用方法是在环氧树脂固化前进行预反应,以三苯基膦(TPP)作为催化剂,在100至150摄氏度的温度下反应1至2个小时。
可以再固化剂里混入一些聚酰胺类的固化剂,如650等。或者在环氧里添加增韧树脂如端羧基丁腈橡胶等,这个价格可能就比较贵了,前者比较换算,但是耐热性要低。
CTBN改性环氧高温下会分解 CTBN是羧基封端的丁腈橡胶,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但CTBN改性的环氧树脂,仍然是环氧树脂,活性基团仍然是环氧基,环氧基在高温下不稳定,例如长时间在150℃高温下,环氧树脂必然开环变性。环氧基团的不稳定性是其化学性质,CTBN改性并不会改变环氧基的不稳定性。
关键在于,CTBN分子在树脂体系中引入了Si-O键,这增强了胶黏剂的耐热性,而氨基硅油则带来了显著的韧性提升。这种协同作用使得胶黏剂在室温和高温环境下的剪切强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使得它在耐高温应用中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改性环氧树脂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增韧:一般添加量为10 %,其中CTBN的丙烯腈含量在18-30%较好,其中还可并用30%的二氧化硅,以避免加入CTBN后的强度降低。
用酚氧基树脂增韧:其分子量为15000,用量为30%,可明显降低内应力。用二官能团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增韧:用量为30%。.在120℃温度下固化,其冲击韧性大大提高。用酮酐树脂(TOA)增韧,可改善工艺性能,效果好。其他还有:聚癸二酸酐(PSPA),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HDA)等增韧效果良好。
二聚酸改性环氧缺点是脆性大,耐候性和耐老化能力差,易燃。改性环氧树脂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增韧,一般添加量为百分之十,其中CTBN的丙烯腈含量在百分之十八至百分之三十较好,其中还可并用百分之三十的二氧化硅,以避免加入CTBN后的强度降低。
A组分由100份AG-80环氧树脂和100份E-51环氧树脂组成,同时加入了20份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以增强其综合性能。B组分则含有100份JLY-155聚硫橡胶,这是一种重要的弹性体,为胶黏剂提供良好的韧性和耐热性。此外,配方中还添加了10份促进剂,以加速固化过程。
制备室温固化环氧结构胶黏剂的步骤分为两部分,首先制备聚氨酯(PU)和随后的胶黏剂合成。在四口瓶中,将聚醚210与苯混合并加热,去除水分后,保持在80℃左右的温度下,逐渐加入化学计量的TDI,充分搅拌至预定时间后停止反应。这样就得到了含有端异氰酸酯的PU,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环氧树脂胶黏剂系由环氧树脂加固化剂,填料等配制而成。环氧树脂胶黏剂粘接强度高,硬度大,刚性好,能耐酸,碱,油和有机溶液,固化收缩小,可做为金属,水泥,陶瓷,玻璃,石料,木材,热固性塑料等材料的结构胶粘剂和建筑灌封材料。
1、惰性增韧剂是非反应性的,它们只是简单地与环氧树脂物理混合,比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磷酸三甲酚酯等高沸点液体,通常用量为5%至20%。这类增韧剂的作用在于降低胶黏剂的黏稠度,延长其可用期,但不参与固化反应,长期存储时可能会出现离析现象。
2、CMP-410环氧树脂活性增韧剂是一种长链脂肪族化合物,其核心成分为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这种物质具备与各种环氧树脂良好的相容性,混合后不会出现分层,确保了工艺的稳定性和效果的均匀性。
3、对于环氧树脂胶黏剂,推荐使用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聚硫橡胶、液体硅橡胶、聚醚、聚砜、聚酰亚胺、纳米碳酸钙以及纳米二氧化钛等增韧材料。 酚醛树脂胶黏剂可以选择羧基丁腈橡胶、液体丁腈橡胶、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醚砜和聚苯醚酮。
4、环氧树脂胶黏剂用选用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聚硫橡胶、液体硅橡胶、聚醚、聚砜、聚酰亚胺、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等; 酚醛树脂胶黏剂可选用羧基丁腈橡胶、液体丁腈橡胶、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醚砜、聚苯醚酮。
5、一楼的朋友说的应该属于增塑剂,增韧剂一般有环氧形和非环氧形.环氧形又有单环氧形和双环氧形之分,单环氧形最常见的环氧化腰果酚,双环氧形有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亚油酸二聚体二缩水甘油醚等等,非环氧形增韧剂有聚硫橡胶,氨基甲酸酯预先聚物、改性聚醚等等。
关于环氧树脂中加丁腈橡胶,以及环氧丁腈粘结剂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