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然橡胶 > 正文

橡胶密炼的作用

文章阐述了关于天然橡胶的密炼转速,以及橡胶密炼的作用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天然橡胶密炼工艺流程

1、橡胶密炼工艺之一段混炼 一段混炼就是混炼过程中不停放而以此完成的混炼,它是将橡胶和各种配合剂按照工艺要求逐一加入密炼机中做母炼胶混炼,然后在压片机上加入硫磺和其他硫化剂、超促进剂等,适合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掺用量不超过50%)制品生产。

2、天然橡胶做成轮胎工序一:密炼工序 密炼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胶料的过程。 所有的原材料在进入密炼机以前,必须进行测试,被放行以后方可使用。密炼机每锅料的重量大约为250公斤。

 橡胶密炼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在混合阶段,天然橡胶乳液和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密炼机中,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混合,使原料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随后,混合好的胶料被加入乳化剂中,通过高速搅拌使胶料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搅拌速度、温度和时间,以保证乳胶粒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分段塑炼:包辊塑炼10~15min,下片、冷却、停放4~8h后,再进行下一次塑炼,直至达到要求的可塑度为止。通常分为两段塑炼和三段塑炼,具体依可塑度要求而定。薄通塑炼法辊距在1 mm以下,胶料通过辊距后不包辊而直接落到接胶盘,让胶料返回到辊距上方重新通过辊距,这样反复数次。

5、其一是合并二段混炼法。这种方法在合成橡胶或与天然橡胶并用的胶料中应用最普遍。该操作方法是先用密炼机将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压合成均一的整体,然后按一定加料顺序使配合剂分散均匀,最后排到压片机上进行薄通或翻炼(不加硫黄和超速促进剂),下片后冷却停放。

 橡胶密炼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随后进入混合阶段,将天然橡胶胶块和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密炼机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混合,使原料充分均匀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步骤对于确保乳胶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乳化是乳胶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将混合好的胶料加入乳化剂中,并通过高速搅拌,使胶料在水中分散形成乳浊液。

天然橡胶密炼最佳工艺条件

天然橡胶密炼最佳工艺条件是天然橡胶必须先塑炼,可速度达到0.45以上,停放24h再密炼。NR(即天然橡胶)密炼最佳条件如最佳密炼温度60-80、最佳时间15min左右,NR先密炼一会后加的小料有没有顺序-大料、增塑剂、树脂、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防老剂。

②在第一段混炼制备母炼胶时,在部分橡胶中加入全部炭秒度3黑能获得相对高炭黑浓度,提高胶料黏度,增大剪切应力,而有利于配合剂的混入和分散。例如,在天然橡胶中,炭黑N354用量从20份增加到50份,剪切应力将提高50%~60%;在丁腈橡胶中,炭黑用量从40份增加到50份,混入时间从18min可降到13min左右。

一般情况下,天然橡胶密炼之前最好先进行塑炼,塑炼胶可塑度达到0.45以上、停放24小时之后再进行密炼得到的混料胶综合性能最好。

用开炼机和密炼机进行塑炼均能获得良好效果。用开炼机塑炼时,通常***用低温(40-50℃)薄通(辊距0.5-1mm)塑炼法和分段塑炼法效果最好。用密炼机塑炼时,温度宜在155℃以下,时间约在13min左右(视对可塑度要求而定)。塑炼时间增加,塑炼胶的可塑性随之增大。

请各位指导一下天然橡胶塑炼的具体步骤,以及所需要的助剂

1、包辊塑炼法把胶片包在前辊上,让其自然地反复过辊塑炼,直至达到规定的可塑度要求为止。缺点:塑炼时间长,效率低,最终获得的可塑度也较低。又分为:一段塑炼:塑炼时间长,效率低,不适用于可塑度要求较高的生胶塑炼。

2、橡胶密炼工艺之一段混炼 一段混炼就是混炼过程中不停放而以此完成的混炼,它是将橡胶和各种配合剂按照工艺要求逐一加入密炼机中做母炼胶混炼,然后在压片机上加入硫磺和其他硫化剂、超促进剂等,适合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掺用量不超过50%)制品生产。

3、将ENR干胶与硫化剂及其它助剂在炼胶机上塑炼均匀。 炼胶是影响ENR黏合剂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ENR是***用天然胶乳经化学反应制得,对热很敏感,所以在炼胶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炼胶机辊的温度。

4、橡胶制品的加工流程,主要包括塑炼、混炼等步骤,其中开炼机和密炼机是主要工具。NR和CR的塑炼通过调整开炼机的窄辊距和次数,配合特定的助剂,如NR的“促M”或CR的“糊精水浊液”,以获得所需的可塑性,CR塑炼还需控制“构型转化”过程以优化效果。

5、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6、橡胶制品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橡胶制品的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 ( 可塑性 ) ,因此不便于加工。

橡胶塑炼与混炼有何区别

工艺原理不同:塑炼是通过高温高压下将橡胶与各种助剂进行反复翻炼、塑化,使之达到均匀分散,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橡胶混合物。而混炼则是将橡胶料和各种助剂在机械作用下进行混合,使之达到均匀分散,从而获得具有一定性能的橡胶混合物。

塑炼: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式,使橡胶由强韧的高弹性状态转变为柔然的塑性状态的过程。(不加配合剂,以改变橡胶的弹塑性为目的)混炼:通过适当的加工将配合剂与生胶均匀混合在一起,制成质量均一的混合物的工艺过程。

以一般天然橡胶(又名“生胶“,区别于橡胶)为原料的橡胶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硫化4个基本工序。塑炼是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

塑炼后得到的是塑炼胶,单一的聚异戊二烯,分子量小,弹性和韧性下降,柔软性和可塑性变好。混炼后得到的是混炼胶,不再是单一的聚异戊二烯,有其他配方加入,分子量进一步减小,弹性韧性进步一下降,混炼胶成型后就是硫化胶,是网状交联结构,恢复和超过原来的弹性和韧性。

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想了解一下关于橡胶方面的问题?

化学成分:橡胶主要由异戊二烯等单体聚合而成。了解其化学成分有助于研究橡胶的性能和改性方法。 物理性能:橡胶的物理性能如弹性、硬度、强度等,与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这些因素有助于优化橡胶制品的性能。 加工技术:橡胶的加工技术对其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橡胶塑炼目的在于使橡胶在机械、热、化学等作用下切短大分子链,使橡胶暂时失去其弹性而使可塑性增大,以满足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如:使配合剂易于混入,便于压延压出,模压花纹清楚,形状稳定,增加压型、注压胶料的流动性,使胶料易于渗入纤维,并能提高胶料溶介性及粘着性。

至于接触橡胶出现毛病的时间,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橡胶的性质、温度、压力、接触时间长短以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等。不同人的身体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可能会出现个体差异。如果您有长时间接触橡胶等化学品的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或卫生部门,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和风险评估。

答案是硅胶更具有可塑性。因为硅胶的加工温度较低,加工性能较好,可以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橡胶由于其材料较为坚硬,需使用加热设备进行加工和成型。问题7:硅胶和橡胶对环境的影响是否相同?答案是不同的。硅胶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有害物质二氧化硅。而橡胶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有毒气体。

天然橡胶的性质是什么?

1、天然橡胶是一种固态的天然高分***性材料。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的乳液中提取出来的,其状态表现为一种固体。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绝缘性、耐水性以及较高的抗张强度。以下是关于天然橡胶的详细解释: 天然橡胶的固态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为固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2、天然橡胶是一种天然生成的弹性材料。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的乳液中提取出来的。这种乳液在树上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最终凝固成我们所熟悉的橡胶形态。它是高度弹性的,并且具有优良的耐磨、耐水和耐气候性能。

3、天然橡胶的物理性质:一般为片状固体,相对密度0.94,折射率522,弹性膜量2~4MPa,130~140℃时软化,150~160℃粘软,200℃时开始降解。常温下有较高弹性,略有塑性,低温时结晶硬化。有较好的耐碱性,但不耐强酸。不溶于水、低级酮和醇类,在非极性溶剂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中能溶胀。

4、总之,天然橡胶是一种来源于橡胶树的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物理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它是许多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且由于其环保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5、在常温下,天然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同时亦具有一定的塑性。在低温环境下,天然橡胶会结晶硬化,表现出更加硬实的物理特性。在化学性质方面,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耐碱性,但不耐强酸。在水中以及低级酮和醇类溶剂中,天然橡胶不溶解。然而,它能够在非极性溶剂中膨胀,如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等。

6、天然橡胶的化学特性。因为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关于天然橡胶的密炼转速,以及橡胶密炼的作用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